3月5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学院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等50余人在香远楼212会议室集中收看了开幕盛况。

在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反响热烈,备受鼓舞。副院长赵文博士表示:全国两会开启了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意义非凡。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两会,必定是一场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大会,必定是一场铺展蓝图、放眼未来的大会,也必定是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十四五”、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医保住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关键话题成为我们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即将要开展的重点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2021年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

龚时兴副教授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于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交汇点上,两会将如何规划新阶段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令万众期待。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让我倍感振奋;未来将分类建设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成绩,规划了未来,听后深受鼓舞,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将会及时了解、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两会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将会议精神进入课堂,坚定学生“四个自信”,从而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下一步,学院将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切实把十九大和两会的精神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去,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