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2025年10月27日 16:39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是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创新实践活动,强调整合多方资源、联系社会实际,培养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近日,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本土红色场馆资源,分别组织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近300名学生走入“场馆里的思政课”,在场馆中不断追寻和感悟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途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让红色场馆里的抗战历史“活起来”


活动期间,同学们先后探访叶挺二十四师指挥部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庐山博物馆、庐山抗战博物馆、庐山会议旧址等场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力量。在省级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叶挺二十四师指挥部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策源地纪念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余建明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详细介绍了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九江倡议筹备发动南昌起义的过程。同学们在场馆里具象化地体验南昌起义铸就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


在庐山抗战博物馆,谢明利老师讲述庐山谈话会与全面抗战的形成过程,在场馆里向同学们介绍当时众志成城共同抗日的局面。“庐山保卫战”的英勇事迹也向我们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这不仅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抗争精神,更读懂了“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家国担当。在庐山会议旧址,同学们通过珍贵史料与专题纪录片,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与实践,深刻认识到历史经验对当下发展的重要启示。



让文化公园里的中华文脉“动起来”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是根基,产业发展是核心动力,文化传承则是灵魂和纽带。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瞿少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九江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产业之美,是九江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九江市考察调研,并强调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在长江大堤上,瞿少华老师现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使同学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思想中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革命旧址和文化公园,让红色教育与绿色发展变得可感可触。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不仅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与抗战精神的理解,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未来将以先辈为榜样,把研学所得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通讯员:谢明丽    审稿人:谢伏华    责编:徐梦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