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3月4日—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多种途径收听、观看两会报道,积极热议全国两会精神,围绕相关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畅谈感想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文: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等重要战略部署,为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我们要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创新育人载体,强化思政引领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胜才: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先于他人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掌握核心要义,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大家要以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担当作为。
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段善君博士: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必须因时而进、因人而异、因势而新,一是丰富课堂育人新内容,将社会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二是拓展实践育人新阵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起来;三是探究网络育人新方法,把更多优质内容传授给学生,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委员向夏莹博士: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如何在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提振信心的基础上,将全面深化改革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一要瞄准发展目标,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创新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二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将高科技贯穿于教育教学全领域。三要促进文化传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玉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两会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顺利召开,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党和国家的最新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第一时间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数智赋能、理论深化、实践创新等路径,推动思政教育守正创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英:学前教育免费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对鼓励年轻家庭生育具有重要意义,非常符合大众期待,对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时,我们可以将两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升大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也有更清晰的体会。
通讯员:余卫平 审稿人:赵文
责 编:付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