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教研室开展暑期集体备课活动

2020年08月28日 14:27 杨静 点击:[]

 

    根据省、校 “暑期集体备课一周” 的要求,中国化教研室在七月初就暑期集体备课做出安排,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利用假期加强备课。8月底,教研室组织了集中备课研讨,并安排六位老师主讲。每位老师进行专题讲课,讲解后老师间互动讨论、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融洽,相互借鉴,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政课课程教学。

IMG_20200827_100733-01

柯元老师首先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客观原因。接着又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容。其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讲解:第一阶段,从中共成立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遵义会议到1957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1957年到1978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时期。第四阶段,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时期。每个阶段的大事件影响都讲解的细致入微,同时还分享了一些参阅书目如《俄国思想史》、《李大钊选集》。柯老师的流畅讲解,听者真是深受启发,大赞其讲授细腻,旁征博引,功底深厚,大家风范。

吕龙菊老师分享了教学经验,谈如何上好第一课。他认为,万事开头难,上好第一堂课就是为后面上课效果奠定基础。在细节做法上,吕老师强调,首先要对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及意义进行沟通,这样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作用。其次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不同记录,以及在第一课上进行规则建立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张英老师就如何指导学生写期中课程论文谈了自己的体会,她指出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需要划定范围,前期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帮助学生拟定选题,同时通过微信QQ群等工具实时掌握他们论文框架,进行反复批注修改,在这期间,发现学生论文存在主题不够新颖、标题综合性不强以及表述口语化、行文层次不清晰等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沟通指导。这样通过论文的实践使得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加强,改变了学生对思政课传统认知,还能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段善君老师主讲的创新社会治理,从区块链的升级解决了许多社会管理层面上的突出问题,他以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为例,如果从产地种植,到运输再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有大数据跟踪作为依据,那么在后期监督管理方面,就轻松许多。这让大家耳目一新。

教研室主任邹菊如老师作了总结,充分肯定老师们在暑期用心学习、用心备课;对此次集体备课准备充分、讲解充分、讨论充分;每位老师对教学细节、教学经验都毫不保留,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邹菊如指出,教研室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研究教学、思考教学,讲好思政课。

                             

关闭